十年前,陈群龙只有8岁,妈妈和爸爸离婚后便杳无音讯。一年后,父亲又因车祸不幸身亡。陈群龙是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完成小学、中学学习的。多年来,陈群龙靠爷爷打工、亲戚帮助、政府救济、好心人资助一路“走下来”,今年高考考了388分(理科)。“我不恨妈妈。等我日后工作,有能力了,就去找她。”7月6日,18岁的陈群龙面对记者说出心里话。
命运多舛
9岁就成了“孤儿”
泰州康居新城,位于泰州主城区东南角,位置偏僻,陈群龙就住在这里。房子是姑妈的,他和奶奶临时居住。记者发现,房子只装修了一半,部分墙面贴了瓷砖,部分还是水泥立面。北侧一个房间是陈群龙做作业的地方,角落里的小方桌是书桌,一张铁架子床上放满了学习资料。
74岁的马冬娣告诉记者,孙子陈群龙是一个苦命的孩子。她儿子陈松春在安徽马鞍山钢铁公司工作期间和当地一名女子结婚,之后有了陈群龙。十年前因儿子赌博,媳妇与他离了婚,从此没了音讯。陈松春离婚后带着8岁的陈群龙,回到位于泰州高港区白马镇的老家,陈群龙转入当地陈家小学读书。次年,陈松春骑摩托车发生车祸,不治身亡。当年,陈群龙才9岁。
儿子去世后,照顾孙子的重任就落到马冬娣和丈夫身上。由于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,马冬娣的丈夫到处找零活做。然而,孙子上初二时,丈夫因胃癌手术失败,又不幸去世。
忘我学习
在书本中找“宁静”
在马冬娣的眼里,陈群龙从小就很懂事,成绩一直优秀。她记得,孙子读三四年级时,老师每每布置默生字的作业,孙子就让她帮忙报读。很多生字她也不认识 ,便让孙子照着抄一遍,反正老师不知道,但孙子坚决说不。对于她不认识的生字,孙子让她试着读有这个字的句子。结果,她常常刚读出这句话的几个熟字,孙子就知道要默写的那个生字了。
陈群龙告诉记者,在他眼里,做作业是件很神圣的事情,因为他在书本里能找到属于自己的“宁静”。生活清贫、“孤儿”身份像一块石头始终压在他的心间,而当坐在课桌前拿起书本,心一下子就沉了下来,感觉自己和别的同学没有两样。初三毕业时,陈群龙以全校最高分,以非指标生的身份考入省泰州中学,是当地唯一的一个。
心怀感恩
等有能力了还会找妈妈
今年高考,陈群龙考了388分(理科)。得知成绩后的陈群龙,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在泰州市妇联工作的“唐妈妈”以及蒋阿姨。陈群龙说,“唐妈妈”不但帮他在政府里申请救济金,还自己出钱帮助他。在高港区办企业的蒋阿姨,在他高中三年期间,坚持每学期给他送来5000元学费。其实,陈群龙要感激的人很多,两个姑妈待他如己出,他和奶奶现住的房子还是姑妈家的;初二时的刘元春老师,对他特别关照,帮他申请慈善项目资金;让他进入宏志班学习的省泰州中学的老师,等等。
陈群龙告诉记者,妈妈即使“失联”十年,他也不恨她。他认为,当初妈妈选择和爸爸离婚,是爸爸有错在先,事情不能全怪妈妈。身材瘦小的妈妈,一直留存在他的记忆里。“能不能找到妈妈?告诉她你高考考出好成绩的消息。”对于这个问题,陈群龙回答,他知道妈妈的名字,外婆家就在马鞍山钢铁公司附近。但他现在不会去找,这是因为妈妈可能重组了家庭,他突然出现可能会让经济不富裕的妈妈尴尬,误以为是为上大学缺学费而来。“但我一定会去找她,等我工作了、有能力的时候。”